股票软件鑫东财配资 姚昊 蔡三发 | “新工科”如何写好时代答卷

发布日期:2024-08-03 13:04    点击次数:98

当今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股票软件鑫东财配资,国家经济、产业、科技面临重大创新挑战,对我国工程教育转型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构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教、产教融合新工科教育体系也成为迫切需要回应的时代问题。

融合中的现实问题

课程体系服务于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潜力有限。将企业真实项目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是将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的创新举措,这种“研源于产”“寓教于研”“以研促产”的学习模式能够反映产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但目前主要以导师承接的纵向课题为主,缺少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工科生的科研探究活动与行业需求脱节。

高质量师资增量供给不足,权责划分有待进一步厘清。高素质、高水平师资供给短缺成为制约新工科建设中深度推进科教、产教融合育人的一大难题,工科学生规模扩张与师资规模有限之间的矛盾需得到妥善解决。此外,校内外导师粗放式的职责划分容易导致工程人才培养的导师缺位或越位现象。产业导师的权利和利益缺少保障,影响其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多元主体存在需求冲突、信息失衡和资源错配。高校和企业在目标导向、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产教融合未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时,企业往往表现冷淡,限制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信息失衡也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障碍,不同利益主体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非平等博弈,增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跨学科组织结构不完备,科教产教协同机制未疏通。传统单一学科建制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学科间交流融合和科教产教融合育人的实现。复杂工程问题需要跨学科知识和团队才能有效解决。科教产教融合需要构建去中心化、立交桥式的组织结构,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团队的融合。

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

深化推进新工科建设,统筹落实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有助于促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行业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形成一种倍增效应,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倡导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新机制,加强教育系统与科技产业部门联动,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新工科建设中的科教产教融合需要紧紧依托校企深度合作才能更好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要理顺政府、高校和企业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高校、行业企业以及不同类型导师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

二是坚定高校主体地位。高等院校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校企协同培养。汇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力量,建设一批融教育、科技、人才功能于一体的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聚资源,打造校企双主导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将项目牵引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和学生科研的全过程,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赴企业开展长期项目实践,在真实情景下解决真实的需求和问题。

构建科学的治理格局

一是规范科研导师与产业导师聘任与考评,明晰导师权责利划分。科研导师负责工科生科研项目,产业导师为学生创造工程实践机会,并协助校内导师做好学生校外实践管理工作。创新导师招聘方式,综合施策扩大高质量师资规模。通过组织导师培训,加强导师责任意识,提升指导能力。建立导师专项经费制度,制定合理的薪酬津贴计算方法。制定导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导师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配套制度,打通利益链、信息链和资源链。应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科教产教融合建设咨询指导委员会,形成高效运转的育人机制。关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科研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的分配问题,建立收益分配、公平性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和质量审核监管制度。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监测科教产教融合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是打破学科边界和组织藩篱,搭建横纵贯通的管理机构与平台。在国家层面设立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负责新工科建设和科教产教融合总体规划和日常业务。在区域层面,地方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新工科发展联盟,采用多样的管理手段解决组织管理问题。在高校层面,构建项目驱动、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院系、跨组织的科研和产业师资团队。搭建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方主体常态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保障。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作者:

文:姚昊 蔡三发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股票软件鑫东财配资。

新工科导师师资科教高校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怎么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 宝宝喜欢发脾气怎么办,家长如何处理
下一篇:吉首股票配资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们都要注意些什么?

Powered by 配资炒股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